2011年11月2日 星期三

簡評新聞: 和碩大整頓 擺出戰鬥隊型

這新聞真是太有趣了 .............


: [ 工商時報]
: 2011/08/25
: 【記者楊玟欣/台北報導】
:    業界傳出,和碩正進行內部人事大整頓,至少淘汰10%~20%的人力,影響層面將
: 近千人,並再重新召聘同樣幅度的新人才填補空缺。對此,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證實,和碩
: 正在執行「去蕪存菁」計畫,準備重新打造團隊紀律。
^^^^^^^^^^^^^^^^^^^^^^^^^^^^^^^^^^^^^^^^^^^^^^^
國內很多公司虧錢,第一步都是檢討團隊,檢討員工,卻很少討論為何會發生虧錢

2011 Q1 & Q2,各家 ODM 廠都是賺錢,為何 Pega 卻是虧損?這應該跟團隊紀律沒有關係吧?

:    此外,據了解,和碩近來訂單屢有斬獲,除了市場早就盛傳接到1,500萬支新版
: iPhone代工訂單,即將在9月起陸續出貨外,近期還有日系品牌大廠新單拍板落袋,內部
: 看好和碩下半年到明年都不缺訂單,展現營運成長爆發力。
^^^^^^^^^^^^^^^^^^^^^^^^^^^^^^^^^^^^^^^^^^^^^^^^^^^
日系品牌訂單 ...... "沒意外的話",又是流血接單。

那這邊就有一個問題了,平平都是一線 ODM 廠,為何Pega每次報價跟成本都比別人貴? 是不是要檢討一下公司的組織設計,是不是要檢討一下公司的作業流程? 這些部份可不是精實的團隊就可以做到的事,只有大頭們才有能力處理這些問題。


:    據了解,三星已有部份消費性電子產品訂單下給和碩,由於三星筆記型電腦目前仍
: 百分百在蘇州廠自製,明年恐面臨產能不足的挑戰,再加上接手惠普PC部門的想像,市場
: 點名,和碩有機會成為三星的NB代工夥伴。
^^^^^^^^^^^^^^^^^^^^^^^^^^^^^^^^^^^^^^^^
三星跟 HP 的最大不同是,擁有自主的終端產品研發與生產能力,也同時具備關鍵零組件技術與量產。

這樣的公司,其工廠管理以及研發實力必然比這些 慣 PC 品牌 廠商來的高明許多,同時在 driving cost down 的能力,勢必更勝一籌。

換句話說,只要三星願意,一台 NB 除了 CPU 之外,其他所以東西都自己研發生產並在自己的工廠量產。別的不說,高階機種勢必在自己工廠量產,其他湯湯水水才會丟出來給 ODM。

非高階機種的油水已經很少了,如果再加上一個更會 cost down 的傢伙來,關鍵零組件全部自己生產備料,設計也在自家內部設計完成,那請問 ODM 還要賺什麼?

只賺 MVA 嗎? 別鬧了 ~ 連鴻海如果只賺 MVA 都不見得會賺,憑什麼 O "D" M 可以只賺 MVA?


願天佑Pega,也願天佑台廠 ODM

何謂ODM?何謂OEM?

IT 產業 value chain 可大致分為

=====================================
IC design -->產品設計整合 -->產品生產 -->生產測試 -->舖貨及市場行銷-->User
  (1)         (2)             (3)         (4)            (5)          (6)
=====================================



以下幾個辭,不敢說是學界或產業範通標準,但至少是所處公司以及與相關核心代工夥伴共同間的認知。

=====================================================================
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s (EMS): 主要業務範圍 (3);EMS 廠會幫你做把IC/rlc元件打到板子上去,然後作一些基本測試後組裝起來。但一般不包含後續的產品認證,詳細的產品工廠端完整驗證,很多物料品質需要你自己
掌握。現在純 EMS 廠已經很少了。


=====================================================================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OEM): 主要業務範圍 (3, 4);OEM 廠除了幫你作生產端的業務外,也會幫你作產品的必要認證以及大大小小的相關測試。當然上游的原物料以及完整的供應鍊管理是必然的能力。通常一定會有其內部的元件管理團隊(別小看它,這種單位不是大公司養不起);當然生產後的shipment 也要靠它完成。

通常有設計能力的品牌廠最常與這類的公司合作,因為只要其內部的R&D team 畫出設計圖與寫好軟體,後續的生產交給這樣的公司通常問題都不大。但因原始設計都在品牌公司手上,所以對 OEM 的 Key component 以及 BOM
的掌握能力非常高,你的成本基本上是透明的;導致這個行業的利潤在這十年間被壓縮得很厲害。

主要代表公司:偉創力(Flextronics)、富士康(Foxconn)


======================================================================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 (ODM):

主要業務範圍 (2, 3, 4);OEM 廠商雖然掌握上游零組件以及供應鍊的管理很強,但因無法形成大量的差異化以及成本結構被掌握的非常清楚,所以有些OEM 客戶會大量投資在 R&D 端,以求差異化及獲取更高額利潤。

具備強大研發能力廠商,基本上都具備將客戶端開出的規格實際化成可出貨到終端市場的能力。

主要代表公司:和碩聯合(Pegatron)、廣達(Quanta)、緯創(Wistron)

======================================================================
Own Branding & Manufacturing(OBM):

主要業務範圍(2, 3, 4, 5)與ODM 廠最大的不同處,在於 OBM 除了 ODM 的業務範圍外,更包含了對市場的分析,預測以及定義出未來需研發產品的規格。這段大家應該都很熟悉要幹什麼事吧,我就不贅述了。

主要代表公司: LG, HTC, Nokia, Samsung, Sony, Sony Errison


======================================================================
Branding:

主要業務範圍 (5 以及一定的研發能力)。顧名思義即是品牌廠,與 OBM 最大的不同,在於不包含大量的生產製造廠(但可能仍具備相當程度的研發團隊)。

主要代表公司: Acer, Apple, ASUS, BenQ, Dell, HP, Motorola

評 歐盟禁賣三星Galaxy Tab 新聞

原文發表八月中, 新聞來源為:



: 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110810/3/2q8b7.html

節錄如下:
【時報-記者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蘋果公司的侵權官司再傳捷報,
德國法院做出裁決,三星電子Galaxy Tab 10.1平板電腦,禁止在除
了荷蘭以外的歐盟地區銷售。蘋果發言人證實,德國杜塞道夫地方
法院已頒布該初步銷售禁令,而蘋果在荷蘭個別提起的侵權官司也
已在進行當中。




這篇新聞應該很多人喊爽,因為韓國的三星終於吃到苦頭了。不過既然我們身為專業的科技鄉民,理論上我們應該再多看一兩層,看看這件事對台灣產業的影響。

首先我們來看,最近被水果 KO 的公司分別是誰以及他們在產業中的定位。

第一個當然是台灣的苦主 HTC,北美 Android 的龍頭智慧手機廠之一的 HTC。
第二個就是大部分台灣同胞最討厭的 三星電子,一樣在 Android 產品上地位舉足輕重。

剛好一個在 Android 的智慧型手機被 Apple 專利訴訟 KO 另一個在 Tablet市場上被 KO。
而更剛好的, HTC 今年 Q2 在北美取得 Android 手機出貨 No1; Samuang 在全球 非 Apple 陣營的 Tablet 出貨 為第一名。

換言之,在 Android 陣營中最大咖的兩個現在都被 Apple 打趴了,接下來是否就該換到其他Android 陣營的, Motorola? S.E? Dell? ASUS?

我個人不認為 Motorola 會是下一個被開刀的對象,畢竟 Motorola 目前擁有Mobile 陣營中最多的專利,同時現階段不足以撼動 Apple 霸主地位, S.E. 也是類似狀況。加上 Samsung & HTC 目前雙雙失利,短時間之內,Apple 對 手機領域的公司,應該不會有更多動作 (告人也是很貴的,打人也要找旗鼓相當的對手打才有意義)。

但是在 Android 平板有一個新起之秀: AXXS;以目前 AXXS 出貨的態勢以及評價,加上其在 Mobile 領域相對於其他 Mobile 公司貧乏的專利保護,算起來應該是一個咬起來不太費力的公司。以此觀之,AXXS 成為下一個苦主似乎指日可待。


不過以上跟廣大鄉民不見得會有直接關聯。畢竟最多就是又一家台灣公司被蘋果狠狠咬一口罷了,干我等鄉民何事。


且慢,接下來的問題可能就嚴重多了!

1. 目前在競逐的手機跟平板的戰爭,不只是公司與公司之間的爭奪,更是系統平台以及 ecosystem 的戰爭。

一旦 Android 陣營的領導廠商遭遇重大挫敗,那麼其他後進的廠商將會更為觀望, 進而降低 Android 的相關產品及研發專案由熱轉冷,此舉將會造成諸多以 Android 作為主要專業領域的鄉民其技能變得更不值錢。

辛辛苦苦練半天的 Java & Android framework 瞬間變不值錢,這還像話嗎?


2. WOA (Windos On ARM) 將快速崛起,進而導致 ODM 廠研發投入將會減少

目前在平板的主要投入廠商以 PC 廠為主。因 Tablet 快速吃掉 NetNB & Mobile 廠商目前在 Smartphone 領域斬獲甚豐,無暇將太多資源放到 Tablet 市場,且也不太願意投入已經快速成為紅海的市場。

然PC 品牌廠過去數年間大幅削減研發支出,並大量仰賴 ODM 作為其生產與 "研發" 主力;相對而言在專利的投資薄弱許多。當這些PC 廠看到 Adnroid 的大咖都 紛紛倒地,在進行 Android 的 Tablet 研發投入上必然會緊急剎車以免成為下一 個苦主。(個人預估 Dell, Acer, Toshiba 應該會剎車踩最用力;Lenovo 基本上 沒在怕, HP 有 WebOS, AXXS 頭洗一半現在很難停)

也因此,PC 廠將慎重考慮 WOA 的平板。但在 WOA 上, Microsoft 目前將大部分 的研發方向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相對於 Adnroid 平板需要更多的 R&D 作客製化 ,ODM 在 WOA 所需要的 SW/FW R&D 相對有限,也因此 ODM 在此平台能掌握的又 更有限。加上台灣的老闆慣性,有生產單可接就不會想太多的思維,將導致台廠 ODM 在研發投入的減少,進而限制台廠 ODM 透過 Android 增強研發能量並進而 轉型的腳步


拉拉雜雜寫了一些,其他因時間關係,有機會再聊


---------------------------------
剛寫完這篇文章沒多久,就發生Google 併購 Motorola Mobile & HP 宣告退出 PC 產業同時中止 WebOS 的開發,不久前 Whitman 上台後又宣告 PC 部門保持原狀不切割出去。

產業變化之快速,令人難以想像


不負責任亂評手機代工產業

不負責任亂評,小聊一下手機代工產業

基本上要做代工,一定要有幾個條件:


1. 市場需求量非常大
2. 該產業整體必須呈現上升
3. 產業技術上漸趨成熟
4. 消費者對產品價格日趨敏感


為何需要以上幾個條件:

1. 通常會放出代工單,一定是在原產業的公司(通常是品牌廠),
其外包效益 > 自建工廠。或必須快速擴張市場,自建工廠的產能或速度不足跟上。

2. 因產業技術成熟,釋放代工單之業主容易管理外包商,兩造間不易產生歧見。

3. 因技術成熟,故不易在產品進行差異化,導致市場進入價格戰

基本上,以上狀況是在產業在成長期尾端,即將進入成熟期最容易看到;最明顯的例子就是 PC;另一個類似案例就是小家電 (ex: 家用電扇)


閒話不多說,讓我們看看手機產業


手機產業目前全球出貨約六億支(每年約 10 ~ 20 % 成長),其中大部分為功能手機

功能手機當然比較符合代工先決條件的 1~ 4 點。所以在功能手機市廠有幾家 ODM 活的還不賴; 華寶 華冠 FIH 跟 Qisda (前 BenQ);這幾家多多少少都風光過一陣子。 而養活這些 ODM 的廠商: Nokia/S.E./ Motorola 之前也過得非常風光。整個世界看起來真是其樂容容歌舞昇平。

但好景不常,2007 來了個蘋果,2008 來個甜點機器人,苦難一下在這兩年大爆發 Samrt Phone 的興起,讓很多人措手不及;再加上大陸低價手機更殺了,所以一堆台廠高不成低不就,就變成今天的囧樣。


鄉民一定會馬上問, SmartPhone 不是超火的? 應該出很大吧?剛好補台廠的冏況。

這的確是出很大啦, 問題是 ~ 是否夠大?

今年預估 SmartPhone 佔整體 Phone 市場約 20% (看起來還不賴) 去年的數字是 13%,前年沒記錯的話應該是 5~ 8% 之間

換句話說,本來吃這些功能手機 ODM 市場就已經吃不太飽了,忽然之間 Nokia/S.E 及 Moto 的的功能手機江山一夕垮台,臨時要做SmartPhone時,台廠 ODM 才發現能力不夠,也趕不上大廠的腳步。等真的痛定思痛要轉去做 SmartPhone 的時候又發現,SmartPhone 的品牌廠笑呵呵的快速擴張市場,同時因技術門檻高,也不願意將代工單放出來養虎為患。所以這些手機 ODM 廠這後也只能傻眼看著訂單逐步流失。

話說今年上半年 漢寶哥 的量不到 3 ; 大約只有 2 左右,下半年也半斤八兩。全年量有 5 就偷笑了。以前好日子的時候,大概有 50 的實力。

ㄟ,看官我講的是漢堡芝麻的量啊 ~ 鄉民看到芝麻量自己可以評估漢堡好不好吃,我看短時間漢堡不好吃的機會大一些。



ps1: 不要問我韓國廠的 ODM 機會,基本上 Samsung 不太釋單, LG 高階單基本上
也不放,低階單你看那價錢跟量你會想死

ps2: EMS 跟 ODM 差很多,請不要問那紅海為何賺蘋果賺很大,基本上這兩回事。

ps3: 鄉民如果要吃漢堡的話,建議去摩斯的米堡,不要吃漢堡哥的。